搜索:
 
   
 
【附中校友】 评关税谈判...
2025/5/6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建校...
2025/5/2
两代附中缘  两代体...
2025/5/1
迎一附中建校百年庆典 校...
2025/4/27
 
校友天地
东方既白——复兴画风之四十(66届中三丙班 张复兴)
发布时间:2023/1/16 本文共阅读 1301 次

东方既白

——复兴画风之四十

0.jpg

66届中三丙班 张复兴

《牧羊曲》

(68届中三戊班陈振中口哨演奏)

2022年原有不少规划:3月在静安尚·空间美术馆举办个人大展《自然呼吸》,这是继我的《自然颂歌》、《自然维度》画展后为纪念第42届世界地球日而策划的。在普陀新建的百禧公园驿站举办以春天为主题的小型跨界画展《美,如花在野》。此外,还策划了《丹青绘公园》公众写生展览等活动。

但又一波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让上海猝不及防,将计划全打乱,焦虑、悲覌、无奈的气氛弥漫。艺事已无法继续,封闭在家无所适从,何以解忧,唯有丹青。于是摊开宣纸,笔墨纵恣,涂抹、点厾、泼洒;不预设,弃章法,舍程序,无視效果,只有情绪的渲泄。

在靜默中,水墨缓缓变化着,浓墨聚集后又渗开,遇到水迹融入另一个闭环,慢慢推进边界,形成一轮轮美丽的虚线;枯涩的墨线横冲直撞,分割空间又将其构联;沉淀的墨块象压城乌云,山野奔象,將空白吞噬。水墨任意浸润过后,幸存的留白如雪山、云雾、白驹,或成迷离镜像的画眼。

时间流逝,墙面地上满是张张塗鸦似的画作。一生与艺术为伴,绘画与生活状态相联。隨着疫情的控制,我渐渐从失措中回过神来,重新审視这批作品,竟然看到了屡求不得的画面,这批作品构建了新的視觉框架,有一种原始的粗砺,放达的直覌和符号的迭代。衰年变法中力图形成书写性、大写意与新表現主义的对接初显端倪。虽说画家是原始推动者,生成却全凭水墨自身的造化。

疫情中另一种状态和感性,打破了原来的思维定势和宿命,开辟了艺术新的维度和空间,这是否有些虚拟与元宇宙的意味?我不知道,但人类初始的艺术就是幻影和虚拟,尽管当下数字信息技术给绘画带来极大困惑,但艺术开源依然在於人的本性创造,画家手中的笔,就是脑机组合的连接线。正如眼下这批看似酷炫的作品,细看其中仍然有着我惯常画风的逻辑投射,以及人文内涵的喂养。

忽然想到苏东坡在被流放的困境中写下了前后赤壁赋,旷达地回答了人生终极之问,酩酊大醉而睡至东方既白。我在封闭困境中以笔墨肆意泼洒舒解,并从这堆渲泄之作中,觅見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学景覌,令我也大有东方既白之感。             

2022年八月于海上朱墨斋

1.jpg   2.jpg

水墨镜象系列之一            水墨镜象系列之二


3.jpg    4.jpg

水墨镜象系列之三             水墨镜象系列之四


5.jpg    6.jpg

水墨镜象系列之五             水墨镜象系列之六


7.jpg     8.jpg

水墨镜象系列之七             水墨镜象系列之八


9.jpg    10.jpg

水墨镜象系列之九              水墨镜象系列之十


11.jpg    12.jpg

水墨镜象系列十一              水墨镜象系列十二


13.jpg     14.jpg

水墨镜象系列十三              水墨镜象系列十四


15.jpg      16.jpg

水墨镜象系列十五               水墨镜象系列十六


17.jpg      18.jpg

水墨镜象系列十七               水墨镜象系列十八

(源自《大華堂》  发表于加拿大)

张复兴 ,附中66届中三丙班校友,中国画艺术家,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长期致力海派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江南水乡为素材,创造了中西融和的大写意画风,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个展出版专著。2000年开始探索新世纪山水画的创作,原创百幅大型山水组画《自然颂歌》,应邀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展并出版画集。近期致力於海派花鸟画和城市山水画的研创,举办《自然维度》和《缤纷花野》中国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上海及海外画展,获奖并被收藏。


 
 
 
2010-2021 @ 华东师大一附中校友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616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1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