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师生情  拳拳感恩心——记65届中三丙班“爱心接力活动”

2017/10/2

浓浓师生情  拳拳感恩心

——记65届中三丙班“爱心接力活动”

《母亲》(演唱 阎维文)

image001.jpg

在65届中三丙班微信群里有一则人人时刻关注的头条信息——“爱心接力活动”的近况,这里凝聚了全体同学对当年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师龙凤超老师浓浓的师生情,学子的拳拳感恩心。

image002.jpg

(左起)陈鸿源、林国定与沈献民看望龙老师(卧床)

事情源于2016年元月。一个阴冷的寒冬,林国定与沈献民、陈肖瑠、陈鸿源一起去看望龙老师。

进门只见家里凌乱,已97岁高龄的龙老师因骨折后只能卧床,垫着尿不湿,家中只有96岁的老伴陪着。龙老师见学生来了,竟放声痛哭,年老孤独加上病痛折磨,情绪低落到极点,甚至有厌世的念头…..见此情况,同学们都难受得落泪。在同学们的一再劝慰下,老师才渐渐回复平静。眼前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大家的心。

龙老师比我们同学年长整整30岁,在附中德高望重,她治学严谨,育人有方,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关爱学生的慈母。现在老师年老多病,正是学生反哺感恩的时候,大家都想为龙老师做些什么。龙老师和老伴都是近百岁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孤独寂寞是他们情绪低落的重要原因。如能安排一些同学轮流去看望她,陪她说说话,聊聊天,相信她的情绪会稳定些,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一定大有好处。
为慎重起见,林国定特意听取了龙老师家人的意见,得到他们的支持。
林国定牵头研究了初步方案:同学们以自愿为原则在微信群里报名参加 ;每两人一组,每十天(后来改为每半个月)一组探望老师;以陪老师聊天为主要任务,不必带什么礼品,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每次去后将老师的近况在微信群里告知大家。这个提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当即就有22名同学报名参加。

活动从2016年春节至今已坚持了一年半,参加活动的同学达近百人次。

旅居新加坡回沪的沈献民和董秀芬等同学开了一个好头,沈献民带上自己包的饺子让龙老师尝尝,与老师聊起了新加坡的风土人情,开始老师话不多,聊着聊着,话也多了,高兴地忘了病痛。

image003.jpg

探望龙老师

(左起:董秀芬、沈献民、龙凤超老师、欧阳秀莲)

万晶是种花能手,特意带上自己栽种的吊篮,为老师家增添盎然的春意。

image004.jpg

(右起)万晶和郑培丽为龙老师带来自己种的吊兰

旅居澳大利亚的周冠梅和旅居美国的庄岷一回国就约上同学探望老师,问寒嘘暖,一起欣赏龙老师的老照片,回忆附中时期的趣事,让龙老师开心不已。

image005.jpg

周冠梅(左)回国后专程探望龙老师

image006.jpg

庄岷(中)回国第一件事是约林国定(左)探望龙老师(右)

离沪几十年的黄正篱从北京到杭州特地转道赴上海,约好同学郑培丽、肖学明一起探望龙老师,尽管老师已叫不出他的姓名,但知道是自己的学生,非常欣慰。

image007.jpg

在龙老师家里

(左起:郑培丽、黄正篱、龙老师、肖学明)

林国定把陈鸿源拍摄的龙老师的肖像扩印后,装上精致的相框,放在客厅最醒目的地方,龙老师见人便说:“这是我最满意照片”。

image008.jpg

龙老师的肖像装上精致的相框,放在客厅最醒目的地方

林国定和陈民和在探望龙老师时,为老师认真测量了血压,并教会龙老师的老伴学会使用血压计。

image009.jpg

林国定(右)、陈民和(左)探望龙老师(中)

石慧芳对龙老师十分体贴、周到、细致,每次看望老师时不忘传授以前照顾母亲的经验。

image010.jpg

石慧芳(左)和陈肖榴(右)教龙老师(中)手指按摩

李爱珠身患疾病,没有安排她具体的探望时间,她身体稍稍好转,就在先生的陪同下去看望了龙老师。

image011.jpg

李爱珠(后左)和先生(后右)探望龙老师夫妇

当欧阳秀莲知道龙老师夜间起床需要叫保姆不方便时,立即购买了电子门铃,送到龙老师家,解决了呼叫保姆不便的难题。老师和家人逢人就夸她的学生体贴入微。

每个节日,龙老师都是在学生的陪伴中愉快地度过。

元宵节,朱冠雄、胡家安、沈大吕向龙老师送上了龙凤汤团,送上了节日的问候!

image012.jpg

(后左起)胡家安、沈大吕、朱冠雄与龙老师夫妇(前排)过元宵节

image013.jpg

陈鸿源(右)、陈肖瑠等陪伴龙老师(左)庆祝三八妇女节

端午节时,卞祖云、王礼朝等专门送上了粽子、咸蛋等传统食品,让老师家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image014.jpg

(左起)卞祖云、王礼朝与龙老师一起度端午节

教师节、中秋节,欧阳秀莲和汤立芬为龙老师送上鲜花、月饼和节日的祝贺,并把同学聚会的视频和照片带给龙老师欣赏,让老师也融入学生聚会的欢乐之中。

image015.jpg

欧阳秀莲(左一)和汤立芬(右一)教师节慰问龙老师夫妇

圣诞节,尤月琴把小孙子制作的圣诞头套赠送给龙老师,并帮龙老师和她的老伴戴上,满堂欢声笑语。

郑培丽带着可爱的外孙探望老师,孩子为龙奶奶表演节目,龙老师笑得合不拢嘴,真可谓尊师敬老后继有人!

张立武、王从仁等同学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前往看望了龙老师。

image016.jpg

(左起)王从仁与龙老师合影

今年夏季特别热,大家更牵挂龙老师夫妇。张建国和董燮昶冒着炎热酷暑带着大家的问候探望了他们。两位老人精神不错,开心地介绍他们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龙老师夫妇平安、健康、快乐、幸福是同学们最大的慰藉。                     

image017.jpg

(后排左起)董燮昶、张建国与龙老师夫妇(前)合影

是同学们点燃了爱的火炬,象接力赛一样,薪火相传,持之以恒,传递着师生之情,感恩之心,为龙老师增添战胜病痛的勇气和晚年生活的愉悦,因而,大家把这一活动誉为“爱心接力活动”。

每次探望龙老师后,丙班微信群的“头条”就立即传递着龙老师近况的文字、照片和视屏,群聊的主题就是感谢同学参与“爱心接力”,祝老师健康、长寿!同学们为“爱心接力活动”给龙老师带来快乐而欣慰,大家的“爱心接力”持之以恒让人感动,不时的扩容更使人鼓舞。

一年半来,龙老师从卧床到能够自己扶着助步器行走,头脑比以前清楚了许多,精神较好,心态平和,谈吐自如,虽然有老年性失忆,但不时会惦念着学生的到来与陪伴,她常常与同学们一起回忆当年丙班鼎盛吋期文娱、体育等各项奖状挂满墙的美景,开怀地笑了!

image018.jpg

(后排左起)尤月琴、陈肖榴、石慧芳、周冠梅和龙老师夫妇合影

目前,“爱心接力活动”仍在继续,同学们都期盼着庆祝龙老师百年华诞并祝同学们七十寿辰的那一天!

(文  欧阳秀莲  林国定  于2017.7.29)

(又讯)国庆节前夕, 1959届初三乙斑匡凤毛、王联华、刘克立和马荣祖四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相约去探望了98岁高龄的老班主任龙凤超老师和她的先生刘老师。龙老师见到六十年前曾经带过的附中学生,特别高兴。近百岁的高龄老师和年过七十四五的老学生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当年附中的学习生活无疑是交谈的重中之重。师生们边聊边笑,边忆边乐,不觉时间已近中午。龙凤超老师还执意热情留学生在家吃午饭呢。

44a.jpg

59届初三乙斑同学探望老班主任龙凤超老师和她的先生刘老师

(后排左起:匡凤毛、王联华、刘克立、马荣祖

分别时,同学们祝龙老师健康长寿。並相约2019年春节时,为她老人家庆贺百岁生日。龙老师则勉励这些老学生们也要保重身体,努力加油。共同期待下次的再相会。

(1959届初三乙斑   刘克立  撰稿)

编后:多么感人的活动记载!一群年近七旬的老校友轮换照护着将迎百年华诞的恩师夫妇。

爱护长者,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附中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精髓。这些,都在六五届中三丙班的同学(据我们所知,还有五九届初三乙班的同学,他们也都是七十四、五岁的老人呢!)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当年恩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无疑,六五届中三丙班的同学已经走在前面了。

直到今天,六五届中三丙班的“爱心接力活动”仍在继续。我们为这些校友的善举给予大大的点赞!也期盼着为龙老师百年华诞和六五届中三丙班全体同学的七十岁祝寿!

由于编者的失误,这篇原本应该在教师节刊载的报道,拖延至现在才与大家见面,只能作为给敬老节预暖场了。为此,谨向此文的作者,向65届中三丙班同学,向龙凤超老师夫妇表达深深的歉意!


上一条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视频链接)
下一条 情系三农惠民生--56届高三校友方炳初作客上海教育电视台《常青树》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