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82届高二3班 张海英)
2019/7/1
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
82届高二3班 张海英
《共产党员之歌》
2017年我出席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从华东师大一附中毕业考入大学,至今已整整37个年头。这37年是我们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年代,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习女排拼搏精神”是上世纪80年代学子们最爱说的几句话。母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治学严谨那是早有耳闻的。进入母校后才体会到母校还特别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也会经常组织时事知识竞赛。有一次我的竞赛成绩排在班级前三,奖品是一张印有山水图案的年历。那年代年历都是比较稀罕的,因此记忆特别深刻。1982年自己参加高考的作文命题与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关。现在回想起来,母校重视政治思想教育着实的是在我们的心田播撒追求真善美的种子,不仅让我们这些偏爱理科的学生在人生的考场上获益,更为我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应考缝上了“第一粒纽扣”。
在母校各个学科老师的精心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如愿以偿被第一志愿大学录取,录取的专业也是自己所填的两个志愿之一。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专业对口的科研机构工作。那时,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说起来那就是落后不止二、三十年!很多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耗费了国家大量外汇。当时很多科研机构承担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设备国产化替代进口的科研任务。我工作不久便参与了上海市新产品研发项目。我经常去图书馆查资料或穿上蓝大褂去车间,更多时候则是搞计算、“扑”图板。我们研发的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自己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同时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晋升到高级工程师。
部门里有位工人师傅是位老党员,他有着一手“好活”,负责研发产品的中试生产工作,是把我们科研人员的概念设计、平面图纸变为具体实物不可或缺的“工匠”。平时他很健谈乐观,年龄与我父亲差不了多少。我父亲一直在海军某工程部队工作,不常回家,但平时难得见面的父亲所讲的话在我心里总是很有份量。当得知他在28岁那年入了党,我暗暗想过也要在28岁前入党。所以,当师傅鼓励我向党组织靠拢,接受更多教育时,我内心的种子开始发芽,暗暗许过的心愿勇敢地表达了出来,并真的在28岁那年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018年我(右二)参加单位党员赴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的培训
入党后,党组织先后三次安排自己去党校进修,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并有幸聆听到多位高级名师和专家讲授党课和党史。通过学习,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了解到共产主义这个主张不仅符合人性,也是一种价值目标,一种审美理念,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审美规律,而中国共产党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强起来。
加入一个政党,意味着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了他政治生命的重大选择。做出这个选择,意味着认可政党的纲领、目标,宗旨,意味着认可政党的主张、理论,并愿意为之工作,为之努力。然而,有些人或许因为时间长久,路程遥远,可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党的十九大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警醒每一个共产党员回望来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人生道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回顾自己参加工作30多年的历程,大致上是十年从事技术工作、十年从事行政管理、十年从事党务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其实都是在边学习边实践。自2002年以来,我多次光荣地当选上海市党代表,我想这与青年时期在母校接受的教育和组织对自己长期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希望自己能够不负期望,不辱使命,继续努力前行。
谨此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8周年。
于2019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