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格致诚正、自强不息”的光华人——在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校长 陆磐良)
2019/9/4
(本站讯)在华东师大一附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陆磐良校长以《做一个“格致诚正、自强不息”的光华人》为题作了发言。
现将发言全文及录音刊载如下:
做一个“格致诚正、自强不息”的光华人
在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校长 陆磐良
陆磐良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录音)
尊敬的项志良会长,尊敬的戚瑞珍校友,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早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新加入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同学和老师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开学典礼,标志着本学期正式开始,相信每一位华东师大一附中人都整装待发,重新起航。但在刚刚过往的暑期休憩时光里,有一喜一悲二事,值得我们每一位知晓与铭记。先言喜事,我校陈明青老师荣获“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这既是陈明青老师——这位长期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教师所获得的个人荣誉和褒奖,更是其对华东师大一附中“格致诚正、自强不息”校训精神的发扬和光大。再言悲事。一国有重器,一校亦有脊梁。学校难以言表的悲痛,莫过于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逝去。我校离休干部、英语特级教师张思中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7岁。张思中老师是一位正直、有良知、治学严谨的好老师,是在“格致诚正、自强不息”校训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他所独创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十六字外语教学法被称之为“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享誉海内外,在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张思中老师曾经是一名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退伍以后免试进入华师大俄语系学习。事实上,他不要说俄语基础了,便是连一个俄语单词都未见过,但是他却凭着军人的顽强和毅力,依靠着正确的学习方法,赶超了已有三年高中俄语学习经历的同学。所以同学们,如果你想学好外语,可以去听一听张思中的故事,而我们的英语老师们,如果你想教好外语,你应该去学一学张思中老师的外语教学法。
同学们,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光华附中和1924年成立的大夏附中,分别取“光我中华”、“弘扬华夏”之意,近一个世纪以来,世事嬗变,但是光华附中和大夏附中的校训精神,却始终未被磨灭,它被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和校友传承,在历史的风霜中,融汇成咱们今日的八字校训“格致诚正、自强不息”。校训八字,很短,也很长。短的是校训的载体,长的却是校训精神的传承。同学们,你们正逢少年时,个个都风华正茂。这份传承,注定将在诸位少年身上传递。所以,今天,我需简要地言明其八字所载的期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2000多年前《大学》开宗明义的首句,校训“格致诚正”就取自其间,原文是这样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简单点讲就是要想让天下人弘扬你的德行,就要先治理好你的国家;要想治理好你的国家,就要先管好你的家;要想管好你的家,就要先修养好你自己的品格;要想修养好你的品格,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要想端正你的心,就要先让自己的意念变得真诚;要想让你的意念变得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要想获得知识,就要先探究万事万物的真理。后人称之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的校训囊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探究事理,插上独立思考的翅膀;能够披荆斩棘,获得知识学习的方法;能够心怀真诚意念,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更希望大家能够端正心意,始终不忘初心。
“自强不息”同样大有文章。《周易》里面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体运动刚健强劲,所以是君子就要发愤图强、百折不挠;大地气势厚实纯朴,是君子就要以宽厚的品格接纳一切。我们的校训取了前面的一句话,要求同学们要像天体运行一样不受外界干扰,即使再苦、再累、再折磨人也要持之以恒地拼搏下去。
我想,我们的先辈们之所以提出“格致诚正、自强不息”校训,就是希望我们学习、实践这样一种精神。事实上90多年来,我们有很多校友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大一附中84届毕业生。当他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历史老师郝陵生先生曾启发他梵文研究的重要意义,亦曾惋惜研究者数量之稀少。其中凤毛麟角的,要数身处北大的季羡林先生。季先生是中国少有的梵文研究学者,只是其年岁已高。“再没有年轻人去学,恐怕这门学问就要在中国绝迹了。”双鬓霜白的大学者郝陵生,在后继无人的担忧中无奈。而老师的言语,却为少年时期的钱文忠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他就此对梵文、巴利文这个极其冷僻艰深的学问产生了兴趣,写信给季羡林先生。后来外界传言“季羡林老先生以73岁高龄,在北大重开了停招多年的梵文巴利文专业,就是为了招收钱文忠为徒。”事实上,钱文忠也没有辜负季羡林先生的期望,在当年考入北京大学梵文巴利文班的八位同学之中,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传承了季羡林先生的学术薪火。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大一附中196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解开一个又一个有难度的思考题,因为对他来说,“那是一种莫名的快乐”。小时候他最喜欢看的书是两本综合性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画报》,常常为了看书而废寝忘食。在广博的阅读中,他播散种子,种下了当科学家的梦想。即使大学以后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关系被下放农场当农民,他也未曾放弃当科学家的梦想。要成为科学家,学好英文必不可少。只是,高中时期他只学过俄语,于是毫无英语基础的他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自学。也正是这段“农田里啃英语”的时光,为陈凯先日后走上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校友们的形象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榜样,你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学业压力,是学业现实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怎么办?就需要你们牢记“格致诚正、自强不息”校训精神。由此我想起了暑假里面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中的哪吒头戴乾坤圈,脚踏风火轮,腰缠混天绫,手持火尖枪,把天地搅了个天翻地覆。其中,当哪吒仰天长啸道:“天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霎时间,哪吒那颗做英雄的心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哪吒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甘愿付出、始终不渝、知心善解的好父母,有一个道行高深、仙法超强的授业恩师太乙真人。 所以同学们,即便生活给了你磨难,学业给了你压力,你也不用担心,你也会像哪吒那样获得幸运,因为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老师们会给你帮助、给你力量,我请你记住,只要你自己不抛弃自己,那么我们就一定不会让你成为那个掉队之人。
在这里,我还要对新高一的同学们说,4个月前你们做出选择,加入华东师大一附中。首先我要祝贺你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但是接下来你要为你的这个选择竭力付出,你要用“格致”的态度去学习课程,用“诚正”的心态去结交伙伴,用“自强不息”的勇气去面对困难挫折。而这一切都是交织并行的,它们将会编织出你最为宝贵的附中时光,串联成为你最美好的人生回忆。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也许即使我们努力了也还会有挫败,也许即使我们拼搏了也还会找不到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格致诚正、自强不息”校训精神,就一定会让我们默默付出的汗水承担起华东师大一附中实现高品质学校生活的重任,在长远的未来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夜空中那颗最闪耀的星星。
最后,祝愿各位不负过往、拼搏现在、格致诚正、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让华东师大一附中成为我们一生中值得回味、值得骄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