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的校庆日、校训、办学思想及学校标识
2019/10/30
附中的校庆日、校训、办学思想及学校标识
李支舜副校长就校庆日、校训等问题作说明
(本站讯)2019年10月19日,华东师大一附中李支舜副校长应邀在第六届校友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母校的校庆日、校训、办学思想及学校标识等几个问题作了说明。本站将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年9月10日所发的《继承传统 开创未来》一文在此转载,供广大校友知晓。
继承传统 开创未来
晚清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定庵续集》 里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践踏民族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指记录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的文献资料。明年我校就是建校95周年了,为了迎接校庆日的到来,让大家知晓校史,传承校训精神,特向全校师生公告以下事项:
一、华东师大一附中校庆日和校训
1951年7月1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宣布,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教育学科成为新校基础,成立华东师范大学。10月16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光华大学附中和大夏大学附中合并为华东师大附中,即今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据1995年出版的《光华的足迹》载: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爆发,各界纷纷走上街头。圣约翰大学的师生也组织罢课抗议,但遭到校方阻挠。6月3日(这一日便定为光华的校庆日),学生553人以及孟宪承、钱基博为首的全体华籍教师19人,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随后,光华大学成立校董会,正式成立了“光华大学”。“光华”二字寓“光我中华”之意,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日月卿云为校旗,红白为校色,“知行合一”为校训,1930年改为“格致诚正”。
据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大夏大学、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史料选辑》《大夏大学编年事辑》载:大夏大学是由1924年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三百余名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初名大厦大学,“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1925年秋,大夏大学开始设立附属中学,成为大夏大学的组成部分,校训为“自强不息”。
鉴于此,两所大学附中成立的时间分别为6月3日和秋季,为方便活动,特以光华大学附中成立的时间6月3日为华东师大一附中的“校庆日”。
同时为传承校史,发扬校训精神,华东师大一附中的校训定为:“格致诚正,自强不息”。
二、华东师大一附中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积极研究,勇于尝试,艰苦卓绝。
办学理念: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建设研究型学校文化。
办学策略:以德立校,依规治校,数字强校。
办学特色:科研领先,教有特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三、华东师大一附中标识
校训:格致诚正,自强不息。
校标:
图形构思源自中州路102号原校区内独特的建筑造型,也与现在虹关路88号校区的空中俯视外形相符合。图案中上方的一横表示华东师大一附中争创一流之意,下方意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栋梁之才。
校歌:
华东师大一附中校歌《智慧的摇篮,成长的沃土》
特此告知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201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