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附中校友】“1000余件防护服”背后的守望相助! 校友会名誉会长、57届校友陈步君致谢本楼组邻居
2022/4/13
【抗疫中的附中校友】
“1000余件防护服”背后的守望相助!
校友会名誉会长、57届校友陈步君致谢本楼组邻居
(源自《丈量宜川》)
紧张的战“疫”中
不少暖心事,在悄然发生
中远两湾城314号楼组
这个“大家庭”里
邻里间的种种守望相助
汇成了涓涓暖流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温暖了所有人
一起来听听一位83岁居民的心里话
各位邻居,你们好,我是陈步君,今年83岁了。作为314号楼组党小组的组长,被封控至今,从一开始的焦虑到想到得为那些志愿者做些什么,我和大家一样,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深深体会了什么叫做患难见真情。从“疫”前往来不多的陌生人,到如今及时沟通消息、互帮互助的好邻居,我们这栋有着300多位居民的居民楼里,邻里关系变得更亲密的关键,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下面我就从几件事来说说我的一些感受,表示一下我的感激之情。
从300到700再到1000……
314的“急先锋”自发捐赠防护服
我们这栋楼的居民人数有很多。一收到居委发出的志愿者召募令后,不顾年龄限制、身体条件,很多人都开始踊跃报名,里面也包括了很多租客。20、40、60……随着报名的人在不断增加,40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得以优化、整合。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这周开始,辛苦工作了很久的第一批志愿者能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了。
考虑到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大家都劝我一定要在家好好休息。我只好和大家每天通过网络,去沟通协调各类事宜,并记录下那些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
防疫志愿活动需要人
楼管会主任孙迪、楼组党小组副组长邱浩庆、楼管会妇女组长曹颖、老党员汪兰洁立刻站了出来……党员一个接一个举起了手,坚定地表示“我是党员,我先上!”,4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里,20多人都是党员。
核对居民信息需要人
70多岁的老党员张邦洋,主动来报名,和他同样身为党员的女儿一起,组成了战“疫”父女档。
有居民缺药了
1102室的小朱二话不说,连夜奔波,取来了“救命药”。
防疫物资一时紧缺
10、50、100……1301室的小顾牵头,居民们自发捐赠起一套套“大白”“大蓝”套装,给到了更急需这些物资的其他楼组。
事后,经过小顾与孙迪的商定,大家出资8000元为本楼志愿者购400件防护服。妇女组长曹颖获悉后,联系了她生活在深圳的堂妹,为本楼志愿者捐赠了300件防护服。503室党员黄丹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单独在网上订购了1000件防护服送给志愿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们已备齐了从医用防护服,到鞋套、面罩、手套、酒精等一系列防护物资。居民笑称我们314号楼组简直要成了整个两湾城防疫物资最充沛的楼组。
太多太多的感动,太多太多的泪水。我的文笔可能写不尽大家长时间以来的坚守与奉献,道不尽温暖了所有人的汗水与陪伴。只能在此对他们再说声谢谢了!真的谢谢了!
从早上7点忙到深夜1点
314的“活雷锋”排队2小时去取药
这场战“疫”中,不止党员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和居民都在共同行动,尽一份力所能及的责任。经过摸索与调整,如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在管理组的统筹协调下,核酸检测组负责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时的相关事宜,采购组帮助居民采购物资,物资分发组和运输组帮忙将各类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上,还有值班组从每早忙到晚上,确保“足不出户”政策的落实。居民纷纷表示,生活在我们这栋楼里,很有安全感,很幸福。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感动的人和事。比如1102室的小朱,他是居委发出志愿者召募令后,本楼里第一个在微信上报名的人。可他的爱人其实也在参加志愿者活动,两人都无暇顾及自家要上网课的儿子。但他还是选择开始不停地传递防疫信息,分发防疫物资,为居民网购,叫居民取物,代居民到医院配药,甚至到一号门为大家搬运快递……不停忙碌,不断帮忙,被我们亲切地誉为“万能志愿者”“身边的活雷锋”。
“当时,我和夫人的心脏和高血压药快断了。小朱不久就主动上门问明了情况,取了社保卡。之后,他就到第一医院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分别为我俩配好了药,再送到我们手里。这真的令我们十分感动!”大家将小朱的付出都记在心里,主动来和我表扬他,“听说小朱还在帮其他楼的居民配药,连续三天,每次都要去跑好几个医院,去配十四五个人的药。我们都说这就是患难见真情啊!”。我还记得有一天深夜,小朱为了减轻物业压力,让本楼居民及时拿到快递,便决定自己到一号门为大家取物。可不巧的是,他的汽车轮胎突然坏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招募来几个会驾驶的帮手。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他最后就自费购买了50瓶酒精、20套防护服和100副手套供大家使用。
当我把这些暖心的事,记下来,再分享出去后,收获了我们居民的很多“掌声”与“鲜花”,纷纷约定等解封后,一定要去当面感谢那些为大家无私奉献过的志愿者。
越是特殊时期
越是要扛起特殊责任
拿出特殊担当
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克时艰
(供稿:中远两湾城314号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