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校友、同行的隔空对话——贝新祯校友与张正大老师的书信往来

2023/1/8

0.jpg

师生、校友、同行的隔空对话

——贝新祯校友与张正大老师的书信往来

编者按:六十年前,62届中五己班贝新祯校友曾受诲于时任物理教研组组长张正大老师;他俩还都是华东师大物理系的校友;多年后贝新祯走上了教学讲台,与张正大老师又成为了同行。

在62届高中校友毕业六十周年之际,张正大老师致意62届高中同学,深情回顾了在附中工作期间与同学们相处的岁月和建立的友谊。

贝新祯校友从张正大老师的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的言传身教,老师的认真,老师的一丝不苟,老师的亲切,老师的平易近人,老师的精专,老师的治学有方,老师的坦诚和不为名利。乃至今天回顾起来,还是那样历历在目,还是那样近在咫尺,还是那样高山仰止。张老师的学生而今也都七老八十了,细数起来,也都很有出息,这都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影响了学生一辈子,成全了学生一生。

附中的学子对曾经教育过自己的每位老师都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老师与大家相处仅短暂的几年,但师生情谊却能够跨越数十年延续至今。六十年过去了,同学们始终没有忘记附中对他们的培养,一直没有忘记他们的恩师!从中更能体会到这就是附中师生的情深意长了!

谨将二人的通信配以此标题与大家分享。

MV《友谊地久天长》

师恩终身难忘 教诲一生铭记

——给张正大老师的一封信

1.jpg

62届中五己班  贝新祯

敬爱的张老师:

看到您给62届高中学生的一篇文章(见本站去年12月18日刊载的《我和一附中——写在62届高中校友毕业六十周年》,读之再三,彷佛回到了附中的课堂上,聆听您的讲课。

您的课,深入浅出,要言不烦,清楚明白,娓娓道来。我们听课,聚精会神,享受着您的知识,您的逻辑,你的语言。

后来,我也去读了华东师大物理系,当了一辈子老师,这时候,我才渐渐明白,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我更加怀念师大附中中四、中五两年的学习生活。庆幸自己舍近求远,高中考附中而不考家门口的复兴,本意是想快点读完高中,却遇见了您和陈开树、孙光萱、夏益辉、丁明远、李能贵、林忠良等好老师。

清一色的男老师,几乎都是教研组长,在60年代初,我们相遇的这样一支精英教师队伍,大概是空前绝后的。我教了几十年书,我清楚地知道,我们这样的幸运,在如今是不可想象的。

张老师,您的课像您的人一样干练,三年的内容两年教完,我们照样和三年的学长同台飙戏。我记得那时候,您一单元一测验,后来数学、化学都抢着测验了,虽然弄得学生有点紧张,但读书质量确实更高了。

到了80年代初,拨乱反正,重点学校都搞“月考”,这让我时时想起我的附中中五,想起“月考”的发明权。我暗自得意,二十年前,我的张老师早已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开动脑筋,创新方法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二楼的教员休息室开质量分析会,我作为学习委员,叫我也参加。我记得您说,学生常常到办公室来问,是不是要测验了,连贝新祯也来问。言下之意是,读书不吃力的学生也重视不通知的测验。

附中老师给我们的教诲与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不记得我们的业师谁在讲台上会对我们发长篇大论的说教,连班主任、政治教师也没有。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你们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张老师,您的认真,您的一丝不苟,您的亲切,您的平易近人,您的精专,您的治学有方,您的坦诚,您的不为名利。今天回顾起来,还是那样历历在目,还是那样近在咫尺,还是那样高山仰止。

您的学生而今都七老八十了,细数起来,也都很有出息,这都是因为你们教的好,影响了我们一辈子,成全了我们一生。

今年三月,开树先生走了;前几天,益辉先生走了。每一个噩耗,都让我们悲痛不已。

张老师,请多多保重,待疫情过后,雨过天晴,朗朗乾坤,我约几个同学与先生相聚。

祝张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学生 贝新祯

2022.12.27

 

回信

2.jpg

一附中原物理教研组组长  张正大

贝新祯兄,如晤:

喜蒙赐函,十分荣幸。(谢唐家乐老师转达)。大函中回忆了60年前在附中那中四中五的教学情景,读着十分亲切。唯对我的美誉多了,愧不敢当。

看来,我们的缘分不浅:在中学,是师生;在大学,是校友;工作了,是同行。但是您成就斐然,让我景仰。

稍许遗憾,按您在附中的学习成绩,应可以进入更著名的大学。是不是二年读完三年高中,终究未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还是因为有其它因素。

不过,人才是埋没不了的。您在平凡的中学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殊荣。令人高山仰止。

再相聚的事,还是免了罢。我已风烛残年,你们也已上了年纪。把青春时光的回忆留在心中,就是最美好的了。

我也羊羊了,正在康复中,只能草草此复,请见谅。

玉体保重,平安康泰!

                    愚 张正大 上

                    2022.12.28

00.jpg


上一条 2022年年终盘点(62届中五己班 贝新祯)
下一条 附中曾是电子学校(66届高三乙班  王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