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照片忆往昔   学海无涯映夕阳 原一附中业余少体校的部分图片资料

2024/12/14

1.jpg

珍贵照片忆往昔   学海无涯映夕阳

原一附中业余少体校的部分图片资料

《运动员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

在喜迎华东师大一附中百年校庆的日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微信群热闹非凡,这就是原一附中业余少体校队员群;有一朵浪花总在群友们的脑海里翻腾,那就是他们在一附中受到特殊教育训练的少体校。少体校虽早已不复存在,但留下来的快乐与成就感令少体校队员们永生难忘!

一附中业余少体校始创于学校教改高潮的1964年,后因“文化大革命”掀起的十年动乱而停办。少体校曾是队员们当年学习、训练和生活的摇篮。

一附中在少体校存在时期,体育竞赛成绩在市区名列前茅。1966年上海中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上,戚瑞珍、杨少洁、王忠琪、郑容四位同学在参加的初中女子组4*100接力赛中,荣获冠军,为一附中争得了荣誉。如不是文化大革命那场灾难,她们可就要代表上海中学生去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啦!一附中少体校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几度成为上海中学生女子铅球冠军的史庭宁同学,毕业时就被清华大学收入囊中。

21.jpg

2018年附中体育运动队几代人的大团聚

当年在少体校里,王季淮老师对我们严格管理、关爱有加。杨秀英老师是女子跑组教练,天天带领我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径赛增加跨栏后,为了同学尽快掌握跨栏技术,她怀孕后挺着大肚子,一直工作到分娩这一天。假期里,少体校还安排我们到华师大二附中,两校运动员一起集中训练、切磋技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少体校队员多数也已跨入古稀之年,但是大家对此依然念念不忘,缅怀尊敬的教练员,想念曾经朝夕相伴的队友。为此他们还举办过一次体校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聚会联欢(见本站2018年6月20日《万水千山总是情——一附中原少体校师生半个世纪后喜相聚》)。

大家总想把那段历史完整地归入附中发展史里,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事变迁,许多资料无处查询。但是经队员们多方努力还是翻找出一些照片实物资料,尽力弥补这份难以忘却的记忆。

2.jpg

老照片之一:少体校教练员与队员们亲密无间

11.jpg

我们尊敬的恩师、教练员

(左起:储德、王季淮、朱国富、杨秀英)

4.jpg

杨秀英(后右一)和女队员

5.jpg

储德(后左一)、宋坤泉(后中)、朱国富(后右三)和男队员

6.jpg

训练间隙王季淮(前中)、朱国富(前右二)与大家合影

老照片之二:少体校田径组掀起学练跨栏热潮

12.jpg

杨秀英(右二)指导女队员练习跨栏

13.jpg

男队员跨栏如飞燕展翅

老照片之三:少体校队员统一住校,过集体生活

8.jpg

“老鹰抓小鸡”——休息时的游戏

10.jpg

出黑板报

老照片之四:少体校队员暑期去二附中集训,互相切磋技艺。

14.jpg

15.jpg

16.jpg

老照片之五:少体校队员们的训练日记和学习体会

17.jpg

老照片之六:一附中少体校部分奖章和等级运动员证书

19.jpg

  六十年前的照片、实物、文字,穿越时空展示了少体校队员的骄傲!

六十年前奋斗拼搏夺取的荣誉,至今仍使少体校队员激动不已!

一附中少体校已成为历史。它是学校,培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它也是熔炉,炼就了学生健壮的体魄和勇往直前的人格。

感恩一附中!

感恩少体校!

(67届中三丁班戚瑞珍综合整理)


3.jpg

 


上一条 第二十届“北京—东京论坛”在日本东京召开 58届高三乙班向隆万校友参加系列学术活动
下一条 怀念我的父亲丁明远 (丁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