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陆群立业基金(筹)》举行首次恳谈会
2015/2/2
良好的开端——《陆群立业基金(筹)》举行首次恳谈会
2015年1月30日下午《陆群立业基金(筹)》首次恳谈会在母校虹关路校区的五楼会议室召开。《陆群立业基金》是我校66届中五乙班校友陆坚培发起的。他以已故胞妹陆群的名义捐出1000万元,用每年的资本盈利来援助愿意“自主立业”的弱势群体,逐步加强构建“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详见本站“校友天地”栏目陆坚培撰写的《筹建《陆群立业基金会》的设想》)。得知陆坚培校友的这一善举,校友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应陆坚培校友的要求,校友会出面邀请了多位校友前来为他的基金运作出谋划策。
陆坚培校友(右)谈创设《基金》的思路
校友会陈宗义、吴传发、刘克力、李蒸、赵剑耀和唐家乐等理事出席了恳谈会,复旦大学名教授范伟达校友以及陆坚培的同班同学黄嘉杰也出席了恳谈会。部分因故未能出席的人员,也以其他方式向陆坚培表达了各自的意见或建议。
(左起)李蒸、陈宗义、陆坚培、黄嘉杰热议《基金》的运作
恳谈会上首先由《陆群立业基金》的发起人陆坚培介绍了他的基本构想,即他计划以胞妹陆群的名义提供1000万元的现金给基金会当作“本金”,然后用每年的资本盈利来援助愿意“自主立业”的弱势群体,逐步加强构建“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他表示,1000万元虽然只是个小数字,成不了大事,但表达了全家的意愿,即:把钱用来“积德行善,回馈社会”比传给子女更有价值!更何况曾经的“知青”、当年和哥哥一起创办公司的陆群的短暂一生留给我们的正能量应该得到发扬!
会议主要对基金会的“顶层设计”开展讨论。
(左起)吴传发、刘克立、赵剑耀和范伟达参加讨论
大家一致认可“慈善公益活动”不仅包括对最困难群体的“救助”,也应该包括对处于“夹心层”的弱势群体的“援助”。只有不断扩大“中产阶级”的队伍,反过来才能以更大的能力去救助最困难群体。帮助更多家庭“自主立业”,向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推进,是中国走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基金会以此为主要目标是正确的。
哪些对象应该作为基金会的“援助首选”成为了会议讨论的焦点。经过热议,大家认为不必做过分的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考虑,但目前可以把援助原知青家庭(包括其子女)作为重点!如果陆群本人仍健在的话,她也会以此作为首选的。
会议还对“立业项目”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大家都认为,与年轻人创业有所不同,那些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的文化程度,经营能力都有限,因此可以多选择一些看上去并非“高大上”的项目。其中最引起共鸣的是:“养老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可能容纳大量的立业机会。希望基金会可以沿这个方向多努力,为受援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会议也提出,应该尽快成立一个工作班子,开展必要的实际工作,包括申请法人地位等。
不知不觉二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一起在学校合影,给会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与会人员一起在学校合影
本次会议虽然未能解决基金会工作的所有问题,但作为一次恳谈会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从务虚逐步走向务实,使《陆群立业基金(筹)》的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欢迎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进来,目前基金会(筹)有一个QQ账号:31792171040,欢迎广大校友通过它与基金会建立联系,支持陆坚培校友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善事运作起来。
(撰稿 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