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附中”动,梦由“附中”起(陆磐良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5/9/2

心随“附中”动,梦由“附中”起

 

(陆磐良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老师,早上好!

今天是9月1日,估计就在同一时间,全国各地有1.6亿中小学生正在举行开学典礼,所以我很荣幸能够在一附中与各位一起分享这一时刻。

我知道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这是在新学校的第一天,陌生的环境里你不一定知道前面有什么会等着你,所以如果您感到紧张的话很正常;对于高二的同学来讲,作为2017年高考改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你们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选课制,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奔走将会是你们的常态,当然这可以极大的提升各位百米跑的速度;而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讲,最后一年的冲刺是你们12年中小学生活的最后阶段,无论过去的你是否付出,请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同学们,我知道也许你并不一定喜欢开学,也许你还沉浸在对假期的恋恋不舍之中,还不希望从此告别懒觉而不得不早早起床,我想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要尽快调整,尽快适应新学期的节奏。同时我还想给各位讲几句话,谈一谈在新的学年里,你们应当做些什么。

我想首先是要有“梦想”。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位大科学家袁隆平,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关于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研究国际上无人能及。袁先生说,他学农的原因很简单。还在读一年级时,老师曾带他们参观了汉口郊外一个私人园艺场,里面鸟语花香、瓜果满园,都好多年了,他始终惦记着,“里面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串的,花也开得特别好。”

还有曾经担任过华东师大一附中前身光华大学附中校长的廖世承先生。少年廖世承秉承为改变中华教育现状的豪迈志向,考入美国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专攻教育学、心理学,其创立的中国最早的心理实验室奠定了中国教育科学实验的基础,如果没有廖世承先生在光华附中的十年耕耘,就没有一附中的今天。诚如《论语》所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所以同学们,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的先天条件、你的学习基础,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的梦想。你有没有梦想,决定着你有没有未来。我认为只要你有梦想,你所有的一切就都可以从此出发。千万不要只关注脚下的沙子,而忘记了天上的星空。请记住,华东师大一附中,是你梦开始的地方。

怎样实现你的梦想,我想说的第二个词是“奋斗”。

也许你想成为66届校友赵长天一样的大作家,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能够成为一个大主编,你的文字能够被广泛传送,你能够组织《新概念作文大赛》,你也可以发现下一位“韩寒”,但是假如你不在语文课上认真听讲,你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讨论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你能够背出的唐诗宋词寥寥无几,你就不会发现自己的写作天赋。

也许你还想成为55届校友方成一样的大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你还想慧眼洞察宇宙,你还想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以你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但是如果你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你还没有一本数学错题集,你对自己的错题得过且过,你对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马马虎虎,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潜能可以挖掘。

也许还有很多你的梦想,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你都需要奋斗,你需要不停的阅读、你需要不停的思辨、你需要不停地做题、你需要不停地背诵英语等等,任何梦想,都需要你的汗水、练习和坚持,这个世界不存在不劳而获。

这里与各位分享我的第二个故事。知道大师是怎样炼成的吗?据报载,有科学家在柏林音乐学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将那里的学生分成三组:普通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卓越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练习时间的长短。普通的学生,练琴时间4000小时,优秀的学生在8000小时左右,而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低于10000小时。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只要专注于某个领域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以每天10小时计算,正好2年零9个月,比高中生涯还少3个月。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尔盖茨创办微软之前,练习编程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巴菲特成功之前投入在股票金融上的时间超过一万小时;而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当年在东京留学时三个月做了1万道微积分题目。

所以同学们,在你漫长人生路上,华东师大一附中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驿站,老师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能够为了你的梦想努力奋斗,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奋斗——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朋友、家庭和国家。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同学们,老师们,本学期,一附中将迎来90周年校庆,回首往路,探索与创造、光荣与梦想交织,一附中谱写了一曲传统历史名校的不朽篇章。展望未来,研究型学生、研究型教师争相辉映,正在实现研究型学校文化的历史跨越。

心随“附中”动,梦由“附中”起,祝愿你们在一附中有个快乐的开始,更有个完美的未来!

谢谢!

(华东师大一附中供稿)

上一条  母校干部调整  新任校长履职
下一条 教师节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