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並非如煙    68届中三戊班同学缅怀班主任秦松老师

2016/4/25

往事並非如煙

 

68届中三戊班同学缅怀班主任秦松老师

 

 

秦松老师遗像

(1944.10.8——1968.3.15)

 

2016年4月17日上午,68屆中三戊班的周詩偉、吳忠豪、陳友放、薛良永、徐大雄、方國英和熊麗珍七位同学,邁著沉重又蹣跚的腳步,來到了風景秀麗、莊嚴肅穆的蘇州靈岩山公墓。幾經辛苦,这几位花甲老人终于找到了當年班主任兼英语老师秦松的墓地,在文革结束四十周年之际,為這位48年前含冤離世的年轻教師, 恭恭敬敬地獻上鮮花,深情地點上香燭。

 

 

秦松老师的墓地位于風景秀麗、莊嚴肅穆的蘇州靈岩山

 

面对老師的墓碑,七位同學深深地鞠躬,向老師的在天之靈,送上崇高的敬意:“親愛的秦老師,我們很榮幸能夠成為您的學生。如果有來世,下輩子我們仍然願意做您的學生......”周詩偉的話,正代表著戊班全体同學的心意。

 

 

 

面对老師的墓碑,同學深深地鞠躬,恭敬地獻花

 

專程前來祭拜的七位同學還特地在墓園一株青松的樹幹上,繫上了一條條鮮艷的黃絲帶。黃絲帶寓意著祈福,寄托著自由,願老師在天上平平安安。

 

 

以黃絲帶为老師的在天之灵祈福

 

這天晚上,戊班的微信群組,突然象炸開鍋似地熱鬧起來。一眾同學看到了掃墓的照片,紛紛吐露自己的心聲,講述秦老師和自己「那些年」的故事。

定居香港的葛雋說,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因為父親被打成右派和“歷史反革命”而被關押,因此小小年紀的他很怕別人提及老爸。秦老師明知葛雋的出身不好,卻也從來不和他談什麼“出身無法選擇但前途可以選擇”的大道理。有一次秦老師在英文课堂教“What's your father's job ”的句型,每個同學都得站起來說自己父親的職業。輪到葛雋表述時,老師發現他眼眶有淚花,馬上醒悟,歉疚地說“Sorry,What's your mother ?”老師的舉動令年幼的孩子避過了一次難堪尷尬的場面。從這件小事上,同學們見證了老師对学生的体察呵护之心。

在雲南工作的張宏健說,看到老師墓前七位同學凝重的表情,喚起了自己對老師的追思之情。讀到同學的追憶隨筆,更是淚珠盈眶。老師的同情心和愛心,永遠成為自己的楷模。

當年附中的圍棋好手王安安說,秦老師確實是一位為學生設身處地著想的好人,他是那麼的善良和愛護學生。有一次她代表上海和日本棋手對奕獲得了榮譽,並且收到了日本方面的信函,秦老師平時不苟言笑的臉上蕩漾著笑意,立即主動把日文信件拿去華东師大找人翻譯,為學生的點滴成長和成功感到自豪和驕傲。

遠在法國巴黎的龔為新說:“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始終留在我的記憶中。記憶中老師不僅希望我們能學好功課,同樣希望我們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學生。我相信自己一路走來無不和老師當年的教誨有關。”

王志說,秦老師待他如兄長,当年親手把教他學自行車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說起老師似兄長,東北工作的楊冬深有體會。他腦海立刻浮現出秦老師帶著他走訪每一位同學家庭的畫面。秦老師毫無架子,加上個頭不高,和同學走在一起有說有笑,不知情的家長起初還以為他不是同學就是學長,怎麼也想像不出他竟然是孩子的班主任。进附中不久,就因病休学一月的阮富金深情地说:“秦老师不仅宽慰我安心养病,还好几次在课后带着水果和补品来家里探望。父母感叹真是位有爱心的好老师!”

曾經被老師叫作“小滑頭”的樂邑回憶道:“我跟老師接觸較多,他經常叫我去辦公室錄音,不厭其煩地一字一句地糾正我的讀音。每天清晨我看見老師圍著操場跑步,就找機會和老師開玩笑,於是獲得了『小滑頭』的雅號。親愛的老師,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一片心意!”

移居地球另一邊美國亚特兰大的俞偉中,也貼上情深意長的短詩:“秦老師,儘管你在那遙遠的地方,我願將你給予我們的昨天,摺疊成記憶的飛船,任其飄揚在思念的星空。老師,你安息吧!”

左腿殘疾的陳振中,也提及自己進附中的那一天起便得到了秦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老師的鼓勵,一直成為他發憤學習的動力。

黃明菲讀小學時曾在少年宮學過手風琴,沒想到老師連這一點都了解到,主動邀請她參加學校的手風琴興趣小組,為年轻一代的成長創造各種條件。

令蕭慶璋印象最深刻的,是秦老師給全班上的最後一課。那是一段山雨欲來的日子。那一天老師一臉的嚴肅,沉重地告誡同學們:“響應上面的號召參加文革運動要小心,不要捲入派性鬥爭,外面的社會太複雜了,你們年紀小,分不清,不要相信任何派別,也不要參加造反組織,要集中精力好好讀書......”現在看來秦老師當時有某種預感,相信自己時日無多。每當我們想起這催人淚下的“最後的一課”時,想到老師在危難關頭仍然想著教育事業,仍然想著和他朝夕相處的學生,那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高風亮節啊!

當年和秦老師在一起工作的陳宗義老師也傳來感動的話語:“看了学生们扫墓照片和追忆短文,心裡很激動。秦松老師在天之靈,一定在感謝你們。我和秦老師都是共青團員,他比我大兩歲,我倆都擔任班主任。兩人交談的都是工作和學生。在文革初期,他看到許多老師被批鬥,曾和我说這是不對的,大方向錯了。不料自己也被抄家批鬥,被打成反革命。個人寫的日記被斷章取義,上綱上線。文革時期無法無天,必須徹底否定......”

這一天晚上,每一位同學心情都久久無法平靜。每一位同學都為敬愛的老師點上一燭清香。

透過袅袅上升的青煙,送上我們對老師在天之靈無盡的祝福。

是的,青煙雖會消失,但我們對老師的思念會永遠,永遠。

 

68届中三戊班撰稿

 

本站按:秦松,共青团员,生于1944年10月8日。1964年8月分配到我校任英语教师兼班主任。文革中因遭受迫害,于1968年3月15日含冤逝世,时年23岁。

1979年1月22日,中共虹口区委组织部、区委复查小组对华东师大一附中《关于秦松同志的复查结论》作出正式批复,宣布为秦松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上一条 校友理事会五届四次会议在母校举行
下一条 我校举行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分析及对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