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重,情似海——68屆中三戊班举行“憶秦松老師”追思會

2016/10/27

师恩重,情似海

 

——68届中三戊班举行“忆秦松老师”追思会

 

10月18日上午,“忆秦松老师”追思会在华东师大一附中尚真楼5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忆秦松老师”追思会在华东师大一附中隆重举行。

 

五十年前由秦松老師担任班主任的68届中三戊班二十多位同学,秦老師当年在附中的同事陈宗义老师和蔡宝珠老师,以及秦老師的亲属秦相和罗威參加了追思座談。66届中五乙班唐家乐校友也应邀出席了追思会。

十年浩劫中,秦松老师多次蒙受不白之冤,1968年3月15日帶著滿腔的悲憤离开人世,年仅23岁。这一天成為中三戊班全体学生心中永远的痛。由於种种原因,同学们始終无法聚集一起來缅怀老师的大恩大德。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戊班同学十分珍惜這一机会,大伙從四面八方赶來上海,师生之情同学之谊感人至深。

 

 

戴扬本主持追思会,代表同学向母校、老师和校友会表示感谢

 

 

戴扬本同學主持编撰的《近思录专辑》

 

追思会由戴扬本同学主持,在致辞中戴扬本代表戊班全体同学感谢母校和老师的教育培养,感谢一附中和校友会为举办这次会议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帮助。会前,校友会特地为每个校友准备了一枚上世纪六十年代华东师大附中的校徽(旧版),给大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追思会在秦老師生前最愛的俄罗斯民歌《山楂樹》悠悠口琴曲中开始。

 

 

唐家乐校友在发言中回顾了文革结束后进行的拨乱反正工作

 

唐家乐校友在發言中回顾了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底,全国进行了拨乱反正纠错平反工作,一附中和虹口区委及时撤销了文革中對秦松老师所作的错误结论,給予恢復名誉平反昭雪。 他还赞扬不久前戊班同學专程為秦老師扫墓,体现了附中多年來传承的“一日为师,終生为父”的师生感情。

 

 

陈宗义老师(右)為秦松的不幸遭遇感到痛心和惋惜

 

曾經和秦老師一個团小組,又是邻班班主任的陈宗义老师說,他為秦松老師不幸遭遇感到痛心和惋惜,秦松老師是共青团员,非常熱愛教师岗位,热爱学生,他感受到秦松老師的心路历程,他从秦老師的身上看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並看到了同学们的真情,身為一名教师感到骄傲。

 

 

蔡宝珠老师(右)深情回忆半个世纪前秦松曾经給予同事的极大帮助

 

蔡宝珠老师用亲切感人的话语把大家帶到半个世纪前的外语組,他們三位年青的英语教师承担着外语教改的重担,当时沒有教材,困难重重,是秦松老师師带头把教改的想法和做法做了无私的交流,給予同事极大的帮助,现在回忆起來,這些教学理念仍然是很前沿的。蔡老師还說,秦松老師為人正直,做事踏实,低调文雅,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发音正宗,板书教具漂亮的教师。

 

 

葛隽同学回忆老师为我們日后学习打下了的牢固基础

 

 

葛隽同学學撰写的《活得更快乐》

 

葛隽同学說,老师的精心教学,为我们日后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秦老師對英語读音教学一絲不苟,為避免造成学習差异,他会會一个一个地叫我們站起來读单词,然后糾正我们。为了示范,老師还会对着学生“呲牙裂嘴”,於是有女生会捂嘴偷笑,可是老師不為所动,继续不厌其煩的“人肉示范”。今天再想想,有哪位血氣方剛的青年人会如此耐心對待少不更事的孩子?你不想学习还笑我老师,早就把你请出课堂外了。

 

 

吳忠豪同学(左一)说,秦老師的人品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使他終生受益

 

 

吳忠豪带来了自己的著作向秦松老师汇报

 

吳忠豪同學說,雖然秦老师只教过我们一年,可是秦老師的人品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使他終生受益。回想起到农村劳动時秦老师對自己的照顾,至今都感到十分的溫暖。

 

 

蕭庆璋同學(左一)说秦老师更像是同學們的兄長

 

蕭庆璋同学谈到秦老師对身患残疾的同学的帮助,不光在生活上,还在思想上开导和教育他,秦老師的話激励着这位同学,使他日后成为口哨音乐領域的佼佼者。秦老師還多次探望和关心患病的学生,透過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帮助有专長的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長,学生的任意话题,不管是有关历史地理,政治哲學,都会引來他耐心的滔滔不絕的讲解……总之,秦老師不管課內課外,份內份外,都無微不至地关愛着他的学生,他是戊班的班主任,是戊班的英语老师,更像是同学们的兄长,他知识的渊博,兴趣的广泛和強烈的正义感,無处不閃耀著人格的光輝。

戊班同学难得相聚,大伙談起老师時无不感慨。

 

 

唐积強說,我们就是要避免文革悲剧重演;

 

班長唐积強說,我們怀念老师, 追忆老师,就是要避免文革悲剧重演;

 

旅居美国的李继瑤曾见老师在夕阳映照下彷彿一位天使

 

旅居美国的李继瑤說,她曾见过老师穿着白衬衫一个人在教室里吹口琴,在斜阳的映照下彷彿一位天使;

 

 

張宏健以老師为榜样,也教誨学生“要待每一位学生如同子女”

 

 

張宏健带来了自己主编的《木结构建筑材料学》

 

 

張宏健說,他在教学时就想起老师如何对待自己,所以会经常在課堂上教誨学生“今后若從事教育工作时,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女”;周詩伟說,倘若人世真的有轮回,我們希望自己仍然是秦老师的学生......

 

 

远在大洋彼岸的俞伟中赋诗抒发对老师的怀念

 

远在美国的俞伟中同学,也贴上情深意长的短诗:“秦老师,尽管你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愿将你给予我们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飞船,任其飘扬在思念的星空。老师,你安息吧!

 

 

特地从法国赶来的龚为新相信自己一路走来离不开老师的教诲

不远万里,特地从法国赶来参会的龚为新同学说,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记忆中老师不仅希望我们能学好功课,同样希望我们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学生。我相信自己一路走来无不和老师当年的教诲有关。

 

 

吴龙香同学(前左)念念不忘秦松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

 

吴龙香同学说,秦松老师对我们学生很关心,想到学生时代就会想起他,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他对学生的种种好,想起他心里会很疼,悼念秦松老师。

 

 

王安安同学(左):“我下棋胜出时,老师是那样地高兴和自豪”

 

当年附中的围棋好手王安安同学说,秦老师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好人。有一次她代表上海和日本棋手对弈胜出,获得了荣誉,并收到日本方面信函。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师,脸上荡漾着笑意,主动把双方往来信函,拿到华东师大找人翻译。为学生的点滴成长和 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周诗伟同学(左)希望自己来世仍然是秦老师的学生

 

周诗伟同学说,倘若人世真的有轮回,我们希望自己仍然是秦老师的学生。

 

 

陈振中同学:“老师的鼓励,一直成为自己发奋学习的动力”

 

左腿残疾的陈振中同学,也提及自己进附中的那一天起便得到了秦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老师的鼓励,一直成为他发奋学习的动力。

 

 

黄明菲一直记得秦老师主动邀请她参加学校的手风琴兴趣小组

 

黄明菲同学读小学时曾在少年宫学过手风琴,没想到秦老师连这一点都了解得很清楚,主动邀请她参加学校的手风琴兴趣小组,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

 

 

老师似兄长,在吉林大学任教的杨冬同学对此深有体会

 

 

杨冬的著作《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说起老师似兄长,在吉林大学任教的杨冬同学深有体会。他脑海浮现出秦老师带着他走访每一位同学家庭的画面。秦老师毫无架子,加上个头不高,和同学走在一起有说有笑,不知情的家长起初还以为他不是同学就是学长,怎么也想像不出他竟然是孩子的班主任。

 

 

阮富金(左)的父母曾感叹秦老师真是位有爱心的好老师!

进附中不久,就因病休学一月的阮富金深情地说,秦老师不仅宽慰我安心养病,还好几次在课后带着水果和补品来家里探望,父母感叹真是位有爱心的好老师!

 

 

秦老师当年亲手把教王志学自行车的情景,他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王志同学说,秦老师待他如兄长,当年亲手把教他学自行车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小滑头”乐邑(右)永远不会忘记秦老师的一片心意!

曾经被老师叫作“小滑头”的乐邑回忆道,我跟老师接触较多,他经常叫我去办公室录音,不厌其烦地一字一句地纠正我的读音。每天清晨我看见老师围着操场跑步,就找机会和老师开玩笑,于是获得了“小滑头”的雅号。我们戊班可能是秦老师带的第一个班,也是唯一的班,亲爱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一片心意!

 

 

中三己班杨锦昌同学闻讯也特地赶来参加缅怀秦老师座谈会。

 

 

秦松老师的哥哥秦相(右一)深为戊班師生半个世紀的情谊而感动

 

秦松老师的哥哥秦相先生表示,同學和老師的发言,戊班師生綿延近半個世紀的情谊,感天动地,絕非简单的师生情深能形容的,他身為秦松的兄长,为弟弟三年多來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感到骄傲,內心老怀大慰。

 

 

同学將自己亲手绘制缅怀老师師的书画贈送給秦老師的亲属

 

会议結束時,陳慰冬和徐大雄兩位同学將自己亲手绘制缅怀老师的書书画送給秦老师的亲属,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献上我们的一点心意。同学们还将自己的著作赠送给母校

 

 

同学们还将自己的著作赠送给母校

 

 

校友会理事陈宗义(左二)、唐家乐(右二)代表母校接受同学的作品

 

在李叔同《送別》的乐曲声中,同學們依依不捨地在“忆秦松老师”的橫額上签名,默默地和老师的在天之灵互道珍重。“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別梦寒......”

淡淡的笛音在校园園上空飘荡,寄託着我们的哀思,也送上我們的感恩和祝福。

 

 

陆磐良校长(前左五)、党总支王新书记(前左一)与大家合影留念

 

    追思会结束时,一附中陆磐良校长、党总支王新书记从繁忙的工作中特地抽空出来会见了各位同学和老师,并与大家一起在“忆秦松老师”的字幅后合影留念。

可以欣慰地告知秦老师在天之灵,在母校和你的培育下,你的学生不负众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们中间涌现了法国IT管理软件高级工程师、美国福特汽车安全设计高级工程师、香港报刊专栏撰稿人及著名作家、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大中学校教师及教学行政管理干部、市人大代表、联合国环境保护署专家组成员、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知名啸乐艺术家、公司董事长、国企高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民企实业家、商界精英......

学以修身,习以养德。人已逝,影永存,岁月无声,笔墨留痕。

并非想再去捡拾逝去的青春,而是为了对岁月永久的纪念。一切过去了的事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怀念中学时代,怀念母校,怀念老师……不知不觉中,人生已过花甲,仿佛弹指一挥间, 我们的生命又画上了一道年轮。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所以要学会珍惜。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朋友情,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邂逅......

岁月让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越来越深。我们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只有经过岁月的打磨,人生才能沙粒成珠,彩蝶破茧。

 

 

秦老师,面对您的学生和孩子,您就开怀地爽朗地再大笑吧!

 

面对你的学生和孩子,你就开怀地爽朗地再大笑吧!眼泪无法抚慰我们心中的伤痕,但笑声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安慰。

秦老师,安息吧!

(68届中三戊班撰稿)


上一条 母校举行2016年学生晨兴奖学金颁奖典礼
下一条 呈现傅雷对晚辈的人文启蒙  《傅雷文集》(5卷本)亮相 两部编选古诗词读本首度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