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离校五十载 聚首共话古稀年--66届高三甲班喜迎毕业五十周年
2016/12/21
回眸离校五十载 聚首共话古稀年
--66届高三甲班喜迎毕业五十周年
2016年11月26日,母校尚真楼505会议室迎来了66届高三甲班的同学和老师。
母校尚真楼505会议室内暖意融融,笑语声声
投影屏上打上鲜明的会标
母校和校友会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
窗外北风呼呼,冬雨绵绵。室内暖意融融,笑语声声。同学们的上次聚会在去年母校90华诞的大庆日子。今天是大家毕业离校50年,又是接近七旬的古稀老人了。见了面,大家互道祝福,亲切问候。高中时的两位班主任程丽明和彭根儒老师也冒雨赶来祝贺。他们都已年近八旬,但是依然精神矍铄。同学见到他们都感到非常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又在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母校和校友会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帮助。66届中五乙班的唐家乐同学也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
见了面,大家互道祝福,亲切问候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同学们来到了华东师大一附中。从初中到高中毕业,我们朝夕相处,同窗共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后,同学们依然保持着联系。有时虽然数年不见,仍然一见如故。在几位热心同学努力下,尽管几经变迁,但是班级的通讯录总是那么完整那么准确。同学们在发言中都深有感触地说,半个世纪的同窗友情不可多得,难能可贵。我们十分珍惜,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魏承耀(中)汇报此次活动的筹备过程
因身体原因很少外出的陈颖(右一)也特意赶来参加这次聚会
本文撰稿人平大成(右一)在发言中连声感恩母校,感恩老师
五十年后的同窗情谊依旧那么浓烈
在母校六年的学习时间里,是母校培育了我们成长。母校的老师们以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育我们。我们在母校学到了知识本领,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在融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受益匪浅,用之不竭。同学们在交流中都说不忘感恩,感恩母校,感恩老师。
程丽明老师(中)回顾自己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经历
彭根儒老师(左一)依旧是我们的政治教师
在交流中,程丽明老师谦虚地说,当年担任我们高一甲班的班主任时,自己刚从大学毕业不久,是第一次担任班主任。不了解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但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师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把班级带好,也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彭根儒老师依旧不忘自己的政治教师身份,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希望大家看轻昨天,看重今天,看好明天。
两位老师给学生们准备了硕大的生日蛋糕,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我们切开70岁生日蛋糕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母校再次留下我们的合影
临别时分,大家依依不舍,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师生互道珍重,共祝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大家期待着下次再聚。
(66届高三甲班 平大成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