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大聚会 77届毕业40周年活动筹备组在海洋量子号邮轮上成立
2017/3/7
一切为了大聚会
77届毕业40周年活动筹备组在海洋量子号邮轮上成立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请点击)
2016年华东师大一附中90周年校庆,也许是水到渠成,也许是瓜熟蒂落,就在2016年12月10日,以原77届各班班干部为班底的联络人微信群应运而生,有了联络人微信平台,就有热心为群服务的志愿者,14班曹勤荣,1班郝建庆他们默默无闻辛勤工作,各方协调,在大家不断的努力下,联络人微信群已经被年级广大同学所接受。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如今的联络人微信群,已经成为承上启下,联系各班同学的纽带。
为了更好发挥联络群的作用及早日实现全年级同学大聚会,学校理事会副会长、原77届(16)班谦虚朴实的王如珍同学热情相邀,慷慨解囊,承担了这次海洋量子号旅游的全部费用,对她无私的奉献,我们由衷的表示敬意和感谢!
周娟,作为当年77届学生最高首长,将是这次全年级大聚会的主持人和总筹划,在她领导下,我们在量子号邮轮上成立了11.18大聚会筹备小组!
筹备小组在船上策划讨论了11.18大聚会的具体事项,由此,大聚会的各项工作正式有序展开。可以说,这次量子号邮轮的行程,为年级大聚会成功举行,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联络人群群主曹勤荣同学,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为这次海洋量子号结伴成行,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奔波劳碌,跑旅行社,与导游积极沟通,咨询和查阅各种注意事项,及时反馈给旅游团队队友。近二个月的微信联络,已把我们各班同学像纽带一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我们38年的思念之情一下子都凝聚在海洋量子号邮轮上了。
登船那天,当年的靓妹帅哥,如今依然漂漂亮亮地带着无限的深情,盼望着你、我、他的到来。风度翩翩的、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幽默睿智的各位同学,再度相聚,好生惊喜,记忆的暗盒重又打开,眼前惊现儿时的我你,犹如蒙太奇渐渐浮现;弹指一挥,三十八年过去,皱缀眉宇,霜染鬓丝,好在不介意。青春尚在,且把旧情重叙。镁光灯的不时闪烁,难以忘怀的美丽瞬间留在了无数个手机之中。
今天相聚,像一场春雨,苏醒了曾经的少男少女心;
今天相逢,像刷新了率真,重新燃烧起青春!紧紧握手吧,热烈拥抱吧,频频举杯吧,开怀大笑吧,回忆的每一件事都来自曾经的童真,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发自激动的内心!
感人、煽情的话语,同学们仿佛穿越回到了38年前青涩时代,开心、激动,受益匪浅,浓浓的同学之情,溢于言表。
理工男沈志纯同学以他对世界名画的认知,启迪大家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是的,有缘相见,特别是那些原画,还能近距离观摩,很满足很满足。在他的引导下,我们欣赏托马斯.金凯德的代表作,并促成名画拍卖成功。
专程从广州赶来的黄懿同学,发挥她摄影记者的特长,用她手中的相机,捕捉每一个美丽瞬间,把各位同学最亮丽的一面定格在相机中。昔日的同窗好友,看着屏幕中的自己,惊艳不已,太“母鸡母鸡一包药(韩语音译:非常非常漂亮)”了,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李金娣同学作为摄影爱好的佼佼者,也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忙前忙后为大家拍照留念,那一幅幅人美景美,构图精致的风景照,让人驻足,流连忘返。
有朝贞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一点不错,40年前,长征学习队-杭州徒步行,如今,依然如故,还是那样的开朗,还是那样的执着。有诗为证:5天4夜的相聚颇有感慨,40年前步行到杭州,40年后游轮到韩国,40年前军衣军裤,40年后西装革履,40年前面条炒饭,40年后西点大餐,40年前课桌当床,40年后席梦思床,不管是步行还是游轮,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亮点,人生就像一列运行中的火车,一路上有不同的风景,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创造更多的靓丽风景。
船上旅游是休闲和浪漫的。18班赵瑾一个小小的创意,引发了一场脑力体操,每天晚上同学们对着那几块“毛巾”脑洞大开,看着那一个个栩栩如生,如此这般和那般的打扮,堪比芭比娃娃,童心不泯,少女情怀再现,给我们增添了多少欢声和笑语!
疯疯癫癫的韩国导游,一路上妙语连珠,其诙谐的言语,生硬的中文,每每引得我们开怀大笑,幽默的话语中,无不闪现出其赋有哲理的语言,特别是她对家族长辈高寿的解读和对健康的理解,对我们不无启发:要想身体好,长命百岁,首先心态要好,心情自然就好;其次,人的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不用要生锈,多用会损坏,所以,多走路,少超负荷运动。
在当年的学习生涯中,有一群特殊的人值得我们用心去感谢、去尊敬,那就是我们的老师。今天,在皇家邮轮上我们有幸与当年的政治老师胡国琳老师、语文陆继椿老师和李蒸老师进行了视频微话。现在想来,当年在我们充满叛逆、充满冲动但又还涉世不深、懵懂无知的岁月里,多亏有了老师知识上的浇灌和行为上的正确引导,才使我们的人生沿着光明的大道顺利前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从心底感谢我们的老师。
三十八载失联,才相聚,好心情,皇家邮轮续缘分。叹世界之小,邮轮之大,五千人中有你我。曾经同学少年,再度相聚,好生惊喜。
在王如珍的提议下,来自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的25人相聚一堂,介绍自己,熟悉大家。尽管霜染鬓丝,然当年美少男、靓少女的形象,惊现在大家眼前;今把手言欢,畅谈别后同学情,好不快哉!团队中有单位的领导,有成功的弄潮儿,有国企改革的幸运儿,有工程的建设者,有救死护伤的白衣天使,有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有保驾护航的共和国卫士…但九九归一,无论是成功的商人企业家,仰或是赚钱养家的打工者,重要的是我们是同学,是曾经儿时的玩伴,这就够了,这就是我们携手伴老的根基。
今天我们心头艳阳高照,虽然天气严寒,但却挡不住我们热情相聚的脚步。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经分别了38年。38年时光,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没有改变我们内心温暖真挚的同学情感。想当初,我们风华正茂,同窗苦读,朝夕相处,相伴成长。当年发生的故事,沉淀了38年,依然那么新鲜,那么温馨,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咀嚼、去收藏。特别是当我们走上社会,在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在经历了世事的浮沉之后,才发觉当年质朴的同学之情是那么难舍,那么珍贵,就像陈年的美酒,愈久愈纯香,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多少欢笑、多少故事,萦绕于我们的梦境,闪现在我们眼前。尽管由于通讯地址的变化,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疏于联络,可我们之间的思念却日益加深。同学发出聚会的倡议时,一下子激活了大家沉默的心,大家一拍即合,一呼百应,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想念之火燃成了激情相约。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今天,华师大一附中77届联络人微信群,洋溢着浓浓的春天之情,频频的微信联络,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友爱、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可以自豪地说,38年后的今天,华师大一附中77届同学依然有着强有力的凝聚力;依然有着对集体的荣誉感。同学聚会必然连着儿时的故事,也终将会点赞着未来的美丽。
我们期待并祝愿2017年11月18日华东师大一附中77届全体同学的首次大规模聚会成功举行。
(77届毕业40周年活动筹备组 陈建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