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举办《青春北大荒》书评会
2017/5/4
回眸青年时期艰难困苦的拓荒生活
讴歌兵团战士不屈不挠的青春岁月
——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举办《青春北大荒》书评会
《雪花飘》(点击播放)
(本站五四青年节专讯) 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于近日假座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青春北大荒——工程一连往事》书评会。研究会部分会员、《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的撰稿者和读者70余人参加了书评会。我校王礼民、李小龙、钟长顺、戚瑞珍、唐家乐等曾经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校友出席。一附中的退休教师任大洲也以下乡知青的身份参加了书评会。
曾经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附中校友前来参加书评会
(左起:戚瑞珍、钟长顺、王礼民、李小龙、唐家乐)
(右起)《青春北大荒》副主编王礼民校友向任大洲老师赠书
会议由上海知青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副主任李庆梅主持。她感谢各位对书评会的大力支持,并转达了上海知青研究会阮显忠会长对会议的祝贺。
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副主任李庆梅主持书评会
《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62团工程一连知青自己撰写的一本回忆录,全书用三十万字的篇幅记录了该连十余年的拓荒生活。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附中校友徐祖康、王礼民、蔡红军、陈晓芬、韩明彻、周伟烈等参与了写作,其中王礼民校友担任该书副主编,参与了组稿、审稿、封面设计及印刷出版的全过程。
当年工一连的附中高中校友
(左起:王礼民、蔡红军、徐祖康、陈晓芬、谢德权)
当年工一连的附中初中校友
(左起:祝越君、韩明彻、周伟烈、孙晓兰、毕小凡)
当年曾在各地农村劳动和生活过的知青对这本书作了热情洋溢的评说。他们中间除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外,还有回故乡江苏农村投亲插队的知青,有到西双版纳云南兵团的知青,有到江西修水插队的知青,也有曾插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知青。大家认为,该书是当年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用青春血汗写就的历史縮影,是记录知青群体生活的“社会生活史样品”,全书充满了正能量。发言者认为该书做到了历史信息量和情感承载量的广度和深度最大化,为知青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多方位、广视角、深层次的文字和照片,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我校67届初中校友戚瑞珍在发言中以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十年的经历,回顾了自己在那里所经受的磨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培养成为了一名干部,度过了一段灼痛并快乐的日子。66届中五校友陈晓芬在文章里写道:“笑对艰难困苦,坚忍不拔地向前奋进,这是我们在北大荒铸就的精神气度,是我们这代青年人引以为豪的人生财富。”通过此书,我们读到了当年知青们面对艰难困苦,逆境而上、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激情……。
戚瑞珍校友(前排中)在书评会上发言
书评会上的所有发言人员一致认为《青春北大荒》是一本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好书,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黑龙江兵团知青生活的历史长卷。
上海知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刚作总结发言
上海知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刚在书评会总结发言中指出,《青春北大荒》是本还原历史、留住记忆的好书,希望大家都来写自己的故事。本次书评会开得很好,准备充分,希望将来能开到学校去,让后代知道什么是知青。他代表上海知青研究会向筹备和参会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和帮助办好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
会议期间,大家还向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捐赠了知青书籍。
会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本站根据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报道稿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