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9届高三年级毕业六十周年】中国铁路在艰难困苦中创造人间奇迹——在59届高中毕业60周年聚会上的发言(59届高三甲班  周晓光)

2020/1/14

【纪念59届高三年级毕业六十周年】

中国铁路在艰难困苦中创造人间奇迹

——在59届高中毕业60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1.jpg

59届高三甲班  周晓光

我是高三甲班的周晓光,初中三年也是甲班。

2.jpg

在附中高中读书时的我

我对母校学习生活的回忆,想必大家都已经在最新一期《校友通讯》报上看到了,在这儿就不多说了。今天我想与大家简单谈谈我曾经的工作经历和体会。

我曾经是一名铁路勘测设计人员,在野外勘测设计队生活工作过二十年,参加过我国铁路建设的重大干线有: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湘黔线、胶济线、石太线等。

3.jpg

勘测成昆线

4.jpg

二院现场设计组讨成昆线方案

我从亊过工程地质、线路、桥梁、路基、站台、给排水、房屋建筑等许多专业的设计,最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是国家最早的一批一级注册建筑师,我设计过不少的工程项目,曾经获得过不少的荣誉和奖励,但是今天我不是来向大家摆功的。

8.jpg

1965年我在昆明枢纽勘测队现场设计

我只是想谈谈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

记得在一九七零年冬天,我和刘天余两人曾经在贵州山区,进行湘黔线贵州段的踏勘。清晨天气阴沉,寒风凌冽奇冷,我们走进了当地的一个小山村,只见十来个篷头垢面的儿童,手脸冻得通红,下身穿着破烂的单裤和破鞋,有几个男孩手中拿一个用铁絲系着的小铁罐,罐内有冒着火苗的小木棍,他们把小铁罐夹在双腿之间用以取暖,火快熄灭时,他们会甩小铁罐转圈,小木棍又会燃红起来。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俩,一个个的可憐之极,当时我们倆真是恨不得尽自己的所有给他们,心酸的眼泪直往外湧。我淚流满面地把背包内可吃的、可用的钱悉数都拿了出来。

5.jpg

6.jpg

7.jpg

以上三幅照片是1965年我在成昆线施工现场的留影

我们当时想请当地民工协助工作。他们冬天还穿着单薄的短裤,破烂不堪很不雅观,弄得队里的女同志都不敢抬头,队长只好先送3元钱,让他们买了裤子再来上班。

当地农民们是靠喝天上雨水过日子的,他们在岩山低洼处凿出个池盆,用以接天上的雨水来喝,水池中都已长有红红的孑孓在游弋。山区农民生活贫穷困苦至极,真是令人无法想像啊!

六四年我参加成昆铁路的建设,外国专家称那儿是“修路禁区”,但是我们中国人却是奇迹般地建成了成昆铁路!那时三十几万筑路大军浴血奋战在成都至昆明的深山峽谷之中,他们上山到顶、下沟到㡳、跋山涉水、攀岩越谷,没日没夜拚命的干。据统计至一九七零年通车止,先后共有2100多名战士和工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的同事,一位河南籍的退伍军人秦书有同志,年仅22岁,我和他共四人同住在一个小帐篷内,在黑井安乐村隧道进行峒口地形测量时,他为了捡一根板尺,不慎滑落跌至山脚下当即牺牲,在收拾他的遗物时,竟然是身无分文,令人心痛万分!

9.jpg

陈列于联合国总部的成昆铁路象牙雕

现如今我囯的髙铁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的了,是祖国強大的一张最有价值的名片,可这中间凝聚着的确是千万人的心血和宝贵的生命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人民生活已经大幅度地提高了。当年贫困的山区许多地方已经发展成为了囯家的旅游胜地。以前的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我感觉现在的贵州是“天无三日晴,雨后天又晴”、“地无三尺平,遍地是金银”、“人无三分银,改革最坚定”。

现在我们都已经是八十岁左右的耄耋老者了,回想我们年轻时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过不少的成就和贡献,我们为自己祖国的强盛尽过力,添过砖、加过瓦,我们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今天在这儿,我只想说:希望大家的晚年生活安康、快乐、幸福,愉快过好每一天!

谢谢各位!

2019年10月12日


上一条 迁想妙得与花野缤纷--复兴画风 (6)(66届中三丙班 张复兴)
下一条 【纪念59届高三年级毕业六十周年】难忘的高中回忆,维系着我难舍的故土情(59届高三甲  李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