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直覺,我無問西東--復興畫風 (5)(66届中三丙班  張復興)

2019/12/15

色彩直覺,我無問西東

復興畫風 (5)

1.jpg

66届中三丙班  張復興

(口哨演奏 68届中三戊班  陈振中)

探索中國畫的現代表達,色彩的自由融入應是始終關注的課題。我孜孜追求的中國畫色彩,不是傳統的「隨類賦彩」和「墨分五色」,它應同樣具有氣韻生動地表達內心情感和視覺張力的秉性;更不是西洋繪畫中強調光感和塑造功能的色彩,而是與筆墨高度融和,具有書寫性和意象性特質的中國畫技法系統。

在當今國際視野下,畫家如果對藝術還拘泥畫種、流派和地域已不合時宜,對色彩的理解和應用更是如此。我國古代藝術的色彩曾經斑爛明麗,但後來漸漸式微,這也許與"禪宗"、"忍隱"的思潮盛行有關。相反西方隨著科技文化的發展,對色彩的研究和應用更是深入豐富。最具代表的是抽象畫派鼻祖康定斯基,他曾對色彩作過詳盡的理論闡述。

但理論是灰色的,我理解色彩的應用和情緒、感覺更有關係。正如康定斯基所言: "合理或不合理的色彩結合,對比色的震動,一種顏色覆蓋另一種顏色,色彩之間相互穿透的響聲,流動的色點被外形中斷,輪廓線的擴張以及平面的混和與截然分割,所有這些都為發展純粹的繪畫提供了廣闊的前景。」我認同和喜歡大師對色彩自由和形上運用的描述,在我的創作中也力求擁有這種快感。

去年初夏,我曾路過一片葵花園地,雖匆匆一瞥,卻印象深刻!湛藍晴空下閃爍著大片耀目的金黃色,激起了濃濃的創作慾望。我用了數個星期,每日嘗試明亮的色彩如何與筆墨協調,如何以色破墨,以墨破色,以筆為骨,色不礙墨,為使畫面效果至善致美做足了功課。但當素紙鋪就,濃墨重彩揮筆的瞬間,所有思考運籌皆化為直覚,無問西東了。

2018年2月於朱墨齋

2-3.jpg

4-5.jpg

6-7.jpg

8-9.jpg


上一条 我和我的一附中学生们(原光华附中及一附中教师、华师大二附中退休教师季振宙)
下一条 【纪念59届高三年级毕业六十周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在59届高三毕业60周年聚会上的发言(59届高三丁班  徐瑞俊)